日前,国内首个微信拍卖渠道正式上线,首场拍卖主推小名家,全场52件拍品悉数无底价起拍。
近来,国内首个微信拍卖渠道也正式宣告上线,开始试验小名家著作无底价拍卖。有业界人士以为,这种新的测验仅在小范围内可行,很难撼动实体拍卖的干流位置。别的,拍品质量和能吸引到的参与者实力也都是未知数。
微信掌柜了解到,一切重视其大众号者均有资历竞拍,首次出价时要留下联系人名字和联系电话,主办方乃至还留了个电话供竞拍者征询。无底价的,最低出价通常是100元,每加一手就多100元;有底价的,1万元以内每加一手是100元,1万元以上的每加一手是1000元,几天之内最高价成交。
对此,平哥以为,微信拍卖是新的测验,但关于存货颇丰的私家藏家来说能够更有用,由于其自个品牌和实力在圈子中已形成了相似自媒体的口碑。而拍卖渠道中呈现的著作质量和重视着的实力都仍是未知数,能做到多大还不好说。
记者登录其网站发现,触及的拍品均为小名家或名不见经传者的著作,起拍价从300元到3000元不等。
如今,越来越多收藏者开端在微信朋友圈晒自个的私藏,让老友们开价竞拍。据海南媒体报道,有当地商家经过微信渠道拍卖当地的砗磲、沉香等工艺品,月入20万元以上。“同一自个的兄弟相互并不一定都知道,他人的留言出价通常不会影响到自个。”藏家平哥说,自个现已经过微信从外地兄弟那买了几件定制的茶壶和瓷瓶,报价不贵。
继淘宝、微博等渠道与拍卖业深度协作外,微信也开端跟艺术品“联婚”了,越来越多的人开端在朋友圈晒出自个的私藏,让老友们开价竞拍。
业界人士主张有爱好在朋友圈上玩玩拍卖的人注意对活动时刻的操控:“短的几小时就好,最长也不要超越3天,依据此前的经历,网上竞买活动通常在开端后的三五个小时内对比活泼,参与者出价频频,报价增幅较明显。”
艺术品拍卖也靠圈子
业界:定价选拍品是要害
中山APP